栏目导航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文明进万家|文明体会馆里感触非遗传承
来源:米乐m6 发布时间:2025-02-17 06:22:09
12日,牡丹江文明体会馆暨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馆正式开馆,招引了很多市民打卡,体会非遗技艺、接触传统文明。
“我要刻一个胖乎乎的小蛇窗花.”“小手捏紧元宵馅儿,然后在面里滚几圈。”“这个糖画真美观,天鹅的翅膀画得活灵活现。”……记者跟从市民的脚步走入文明体会馆,琳琅满目的体会项目让市民大饱眼福的一起,还能着手体会,将非遗与市民的间隔一瞬间拉近了。
“曾经不知道牡丹江的文明根由这么深沉,居然有这么多非遗代表性项目,今日真是长了才智,过几天我还要带孙女来看看。”在文明体会馆内,市民李女士拿着手机不停地摄影,她说,她一瞬间就发个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二楼“匠心技艺”厅内,会集出现了一系列牡丹江区域极具代表性与深沉文明内在的非物质文明遗产著作及技艺。其间,包含选材讲究的宁古塔泥塑、颜色艳丽的宁古塔彩灯、方法精妙的“姚氏糖画技艺”、地域民族特征明显的关东剪纸、诠释东方服饰美学的满族旗袍制造技艺,这些非遗项目在此交相辉映,一起构成一幅灿烂的文明图景,成为研讨地域历史背景和文明与民间艺术开展头绪的重要实证。刺绣、结绳展厅,展现了渤海靺鞨绣、宁古塔满绣、满族针黹绣、纤维艺术、万家结绳,不少市民在现场人员指导下,制造归于本身个人的小著作。在雕品展厅,可以闻到浓郁的木头香气,刻字、木版年画、炭精画、角雕、烙画、木雕、古建筑满族彩绘,在这儿逐个出现。
三楼“地域风俗”厅,散布着新年展厅、萨满家祭、双峰大雪节、朝鲜族花甲礼、朝鲜族流头节等。牡丹江地处东北边境,坐拥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平岭三大山脉与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形成了山峦叠翠、林海苍莽的天然生态画卷。这儿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宝库,更是多元文明融合的膏壤。从石器时代文明到文史记载及撒播的渤海文明与宁古塔文明遗存,千年来农耕、渔猎、戍边文明在此磕碰融合,孕育出敬畏天然、容纳共生的文明特质,刻画了牡丹江人开拓立异、坚韧豪放的精力品质。
据了解,牡丹江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0项,包括大众文学、传统技艺、风俗等十大类别。其间,朝鲜族花甲礼、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满族刺绣——宁安满绣均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位省级以上传承人、1个国家级维护基地及10个省市级传承教育基地,一起构筑起非遗活态传承系统。文明体会馆作为非遗维护的立体展窗,经过原生态场景复原、传承人活态展演、沉溺式互动体会,带市民及游客走进“口传心授”的文明现场。
文旅体会馆的开馆是牡丹江市探究以政企协作方式维护和宏扬城市文明根脉的有利测验,是推进地域文明产品化转化、市场化传承的立异行动,必将让牡丹江优异的民间传统文明在新时代勃发出新的生机与生机。
牡丹江市文体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鄂艳娟表明:“文明体会馆经过非遗展现,搭建起一座衔接曩昔与现在的桥梁,让参观者体会我国非遗的博学多才。”文明体会馆经过多元文明出现,让参观者能在一个空间内领会丰厚多样的文明特征,感触牡丹江的文明根由,以此招引各地游客,带动旅游业开展,推进文明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接下来,牡丹江市将以文明体会馆为依托,面向大众尤其是学生,经过展览、讲座、体会活动等方式,遍及非遗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