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四里河路68号汇银广场1-2304
  • 邮编:230000
  • 电话:15856966006
  • 邮箱:328613930@qq.com
米乐m6

漫漫风雨路 深深报国情


来源:米乐m6    发布时间:2024-07-22 23:51:44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是新中国培养的老一代农业科学家。他出生农村,从小热爱农村农民,看到村上农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情况,在他幼小心灵深处刻下深深印记,成为他儿时的梦想和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原动力。1959年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放弃留京工作机会,志愿到地处我国西部农业科研硅谷陕西武功的陕西省武功农业学校(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扎根地处偏僻农村条件艰苦的一个小农场,奋发有为,不负时代,衷情于农业科教事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长征路。

  1935年,赵瑜出生在甘肃省永登县山区农村。小时候,看到村上农民从早到晚辛苦劳作,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生活。这些印象在他幼小心灵深处刻下深深的悯农之情。上高中时,学了生物课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了解了生物进化的一些基础知识。看了前苏联电影《米丘林》,深受伟大生物学家米丘林农业科学研究感人事业启迪,深深爱上了农业科研事业。

  赵瑜出生在书香门第,7岁那年,家人送他去一位老先生在村上办的私塾读书,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对老先生教的倒背如流。他的伯父是秀才,看着小侄儿刚读了3年,老先生教的那些已不能够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于是11岁那年又送他去离家60里之外的公办学校“连城小学”上学。

  1949年,小学毕业,全国解放的炮声刚停,他从家乡小山村走出来,顺着学业增长的阶梯向上走:在永登县唯一的一所中学上初中、甘肃省重点学校“兰州一中”上高中。

  1955年,高中毕业,他的高考成绩达到北大、清华、北农大等当年全国招生的七所重点高校录取分数线。他未报其它类知名高校,毅然选择了重点农业高校北京农业大学,立志学农。

  1958年“”的年代,全校师生下放农村进行劳动锻炼,赵瑜被留在学校,安排到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蔡旭院士的小麦育种组进行科研实践学习。通过将近一年的科研实践体验和蔡先生对育种工作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优良学风熏陶,深深地爱上了小麦育种事业。他在学校早已知道我国两个农业科研硅谷江苏南京和陕西武功,业界有“南金陵北武功”之说,为此暗下决心,毕业后一定要去陕西武功农村生产一线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

  1959年赵瑜大学毕业,那时才解放不久,毕业生很少,学校依照国家下发的分配方案进行分配,西北区只有4个名额:陕西1个、新疆1个、宁夏2个,他抢先报了“陕西”,获得母校批准。到陕西后开始并未如愿到武功,省上安排他去省农业厅工作,他只好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找机会向领导谈自己的理想和要求去武功搞小麦育种的请求,在他的软磨硬缠下,终于得到厅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同意放他去武功搞育种工作,为此他在农业厅只工作了10个月,就如愿调到地处武功的陕西省武功农业学校。万事开头难,当时的中专学校一般不搞科研,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再说他刚到学校,八字还未见一撇,提出搞育种也是不现实的。这样学校就安排他教农学、植保两个专业的《作物遗传育种》课,每周课表排的满满的,还担认班主任工作,不论再忙,他总想着育种工作,于是在课余时间,拿着一把镊子一个记载本在教学组一小片小麦品种标本地做了9个杂交组合,从零起步开始了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之后的几十年都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走过来,他的育种研究工作是自立课题,从开始到2011年媒体开始宣传的50多年,没有一点科研经费来源,只好自己和家人生活拮据,从微薄的工资和后来的退休金中尽量节省一些,艰难维持科研工作没有中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我国小麦品种极为匮乏的年代,他在农场选育的抗旱抗寒优质高产旱地品种“武农132”和优质高产抗吸浆虫品种武农99,先后在豆村农场这片土地上脱颖而出。当时还没有品种审定制度,从而很快在陕西关中和河南、江苏、安徽、山西、甘肃等省广大适应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对解决我国当时品种匮乏问题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武农132农业部曾多次征集植株标本送国外展出。

  1996年到了退休年龄,他怎么也放不下奋斗几十年的事业,特别是眼看着即将有新品种问世,更是爱不释手,强烈的事业心迫使他冒昧向时任陕西省程安东省长写信汇报了他扎根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地坚持小麦育种工作的情况,希望能继续搞下去。没想到省长很快批给学校原主管上级陕西省农业厅领导,支持他继续搞下去。遵照省长批示,学校长期返聘,他就安下心来,专心致志,不懈努力,在退休前育成3个小麦品种的基础上,退休后又育成6个品种,省内外大面积推广种植,对推动我们国家农业发展发挥了更大作用。最新应用远缘杂交方法,历时20多年育成的大穗大粒优质超高产品种武农981、武农988,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部门获此信息格外的重视,按“特殊类型品种”在黄淮适应地区安排了独立的审定试验,表现优异,2021年一起通过国审,现在在黄淮南片陕西、河南、江苏、安徽大面积推广种植,待形成规模化生产力,将对提高我国小麦单产和综合生产力发挥示范引领效应。该项成果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新类型小麦育种的空白。

  1965年春,省上将离学校30公里地处偏僻农村的“扶风豆村农场”划归学校作教学试验用地,赵瑜首批带学生到农场进行实践教学和建场劳动,这个农场解放前是个教养院,解放后收归国有。他刚到农场所见到的除了一些土房草棚,就是远离村庄的黄土地,别无什么,是个破烂摊。生活用水要从几公里外的县城拉运,一下来了那么多老师和学生,住房更是问题,就把草棚和过去农场饲养家畜留下来的牲口圈收拾收拾住人,他和一位教语文的老师,共住到处漏风的半间烂房(这还是对任课老师的照顾),条件十分艰苦,一些学生叫苦连天,戏称豆村农场是学校的“西伯利亚”,都不愿待下去,他却看中这个农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其地理位址不仅代表陕西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而且对黄淮同类生态地区也很具代表性,认准这是搞育种工作的“宝地”,于是就在这片黄土地定位扎根,选育品种,服务三农,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一干就是几十年。

  1970年春,省上把豆村农场划给外单位,当时所有育种材料全在试验地,正在拔节生长,一派生机,他心情沉重地徘徊在试验地边,心急如焚,思绪万千,如果就这样把试验地交给外单位,人家把所有育种材料都当粮食收了,多年辛勤劳作所取得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

  为了能保住育种试验地,经学校领导多次和省上有关部门交涉,同意保留60亩育种试验地,这一料试验收了再交地。这样他悬着的心才平静下来,保住了育种材料,就保住了命根子。

  农场交给了外单位,在场师生都返回学校,为了守住这一料育种试验材料,他只身搬到农场附近一个生产队,住进一户农家的半间小屋,吃起“百家饭”,每天往返于住处和试验地进行日常观察记载和田间选育工作,或托生产队社员帮助来管理,白天好过,夜里躺在农家小屋土炕上,心潮涌动,思绪万千,回想过去,他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先后放弃京城北京和省城西安工作的机会,执意来这里搞育种,而今却落得如此困境,孤独和失落感一次次涌上心头。可想到自己钟爱的事业,想到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就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再苦也要坚持,困难总会过去。

  这料试验收获后,为了不改变育种基地的生态环境,他还是没有回学校,搬去和豆村农场同一生态地区的扶风巨良农场继续搞。这个农场和豆村农场条件基本一样,宿办还是半间烂房,就这样,由于育种基地变迁,他八年换了三个地方,都是半间烂房。

  3年后,根据精神豆村农场又归还给学校,赵瑜又回到为之付出、为之牵挂的这片深情的土地上。

  1974年,陕西省农业厅拨来16000元专项资金和30方木材指标,在农场修建了一个砖木结构的小院,他在那里工作生活了40多年。

  2012年,学校从农场划出60亩地,依托农业部“武农986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150万元资金支撑,新建育种基地,在地北头建起一个宿办小楼、种子仓库、挂藏室、考种室和水泥晒场等组成的坐北朝南科技小院,小院门楼上镌刻着他的母校中国农业大学领导提的“麦香苑”三个大字,独具风采。新育种基地建成,旧貌换新颜,赵瑜心潮涌动,喜出望外,特地写了一幅发自内心的对联“忆往昔岁月沧桑路艰难,看今朝阳光雨露天地宽”贴在门楼两侧。试验地安装了半地下式自动伸缩水肥一体化现代节水喷灌系统,购置了一些田间作业机械,改变了过去主要靠手工操作的状况。

  2014年,校领导邀请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农业厅、杨凌示范区、宝鸡市委、扶风县委主管领导和陕西电视台、揭牌成立了“赵瑜小麦研究所”。这些改变,不仅提高了育种工作的技术方法,也为实践教学和对外接待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人生道路上,每每遇到可能改变人生道路轨迹的十字路口,不论遇到多么好的机遇,他从不动摇,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放弃留京工作机会,志愿到我国西部的农业科研硅谷陕西武功,扎根地处偏僻农村条件艰苦的一个小农场,坚持小麦育种工作,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一干就是几十年。

  1983年,学校领导和省主管部门陕西省农业厅主管人事的副厅长专程来扶风育种基地,动员他担任学校领导,他说:感谢领导重用提拔之意,育种是我的人生目标,婉言谢绝了。

  2021年陕西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领导来扶风育种地看望慰问赵瑜老师,看到他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便对陪同前来的杨凌示范区领导说:“给赵老师在杨凌新建一处育种基地”,他说:“这里条件再苦,我几十年习惯了,还是在这里好”,又婉言谢绝了。

  赵瑜是甘肃省永登县人,1994年国家投入巨资为永登县兴建的“引大入秦”大型水利工程建成通水,振奋着永登儿女的心,从那时起,他利用育种基地陕西关中和家乡甘肃永登两个不同生态地区农事季节时间差,每年挤时间去永登几次,在县领导重视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跑遍全县所有乡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不同生态区域的第一手资料,经分析论证,将全县划为三大生态农业区。为使各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分区域提出一些构想,得到县委、县政府和有关各级业务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同心协力逐步实施。

  县西部山区:这一广大地区气候冷谅,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年降雨量高于全县其它地区,是马铃薯适生区,也是主产区,但由于品种退化原因限制,生产水平很低。未解决这个生产问题,他通过引种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青海省农科院选育的“青薯2号”和“青薯6号”表现最好。为此他争取到县上5万元补贴资金,自付运费从青海适生区购进两个品种优良种薯45万公斤,在全县最佳适生区黑龙村建立整村推进示范点3000亩,良种良法栽培,长势喜人,县领导十分重视,县委书记亲自安排,成熟前举办了县有关部门和全县各大种植区农民代表参加的大型现场观摩会,发挥了很大的示范、宣传和引领作用。收获结果,全村亩产由原来1000公斤左右,一下提到2500公斤以上,而且品质和商品性都好。县上通过多种形式把这项新技术宣传推广到全县各马铃薯产区,推动马铃薯种植发展到30多万亩,产品营销售卖省内外,土蛋蛋变成了农民增产增收的“金蛋蛋”。

  2、县中部庄浪河流域、大通河流域:这两个区域是灌区,生产水平高,是春小麦主产区,由于气候变暖,他分析将这一地区的春小麦改种为冬小麦完全可行。为此,除了用自育的冬小麦品种,又从黄淮及北方冬麦区引进几个冬性较强的品种,2003年9月下旬,在河桥镇牛站村一户农家的半亩地按品种划分小区播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所有参试品种都安全越冬,其中自育品种武农148表现最好,折合亩产600公斤以上,比当地春小麦亩净增100—150公斤。之后的10多年间,他无偿送去武农148原种1.5万公斤,在永登县及周边同类生态县(区)扩大推广种植,几年间,很快发展到10万亩以上,实现了该地区几千年来只种春小麦的种植制度变革,大幅度的提升了当地小麦产量和品质。

  3、县东部“引大入秦”灌区:为了改变这一广大旱塬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国家投入巨资,两下三上历时十八年,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跨流域引入永登县东部的秦王川地区,千年旱塬变成水浇地,但由于种种原因,灌区只在当地春夏作物生长期放水,其它季节关闸停水,当地群众依然是半年欢喜半年愁。为使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水利效益,他经过全面当地考验查证,提出“长藤结瓜”蓄水工程,将历史上当地群众修建抗旱砂地就地取砂所留下的数以万计的大小砂坑“变废为宝”改建成水塘的构想。得到县上支持,创造条件,付诸实施,几年间修建大小不同的水塘1300多个,总计蓄水能力800多万立方米,作为引水工程的辅助水源,变季节性供水为常年均衡供水,推动全区农业结构调整,一是促进了多元农业、养殖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以水养活树木,植树造林,改变生态环境,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冬闲变冬忙,收益倍增,推动全区生态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赵瑜为家乡永登所做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工作,从不要报酬,这种精神深受家乡父老乡亲赞美,得到甘肃省农牧厅、兰州市政府、永登县委县政府和我们学校的肯定与支持。《兰州日报》以“从永登县走出的育种专家”为题,刊发了长篇报道;永登县编辑出版的《永登史话》以“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为题撰写长篇作品编入“人物春秋”篇。2007年他们学校时任校党委书记带领农林水牧专家团队,专程去永登县,在县有关部门领导专家陪同下,赴各相关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经共同研讨,形成共识,签定了“县校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协议”,赵瑜被永登县委、县政府聘为合作项目首席专家,从而使各项工作在双方领导重视支持下,不断向前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赵瑜大学毕业后,从大城市到偏僻乡村,深深扎根黄土地,植根于农民群众之中,选育推广品种,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一干就是几十年,做出丰硕成果,得到农业农村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诸多媒体作了报道,党和人民给了很多荣誉。

  1978年,科学的春天,他作为陕西省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接见,同年加入中国。

  2012年先后应邀走进中央电视台两会特别节目《又是一年春来到》和“CCTV年度三农人物面对面活动”演播大厅,讲述育种故事,向祖国人民汇报。

  近年来,先后荣获陕西省爱岗敬业道德模范、陕西省优秀员、“陕西精神”代表人物、三秦楷模、陕西好人、三秦最美家庭,荣获国家奖项: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奖、中国老科协奖。面对荣誉,一向低调的赵瑜,以激励为动力,一直坚守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坚持着本职工作。岁月流逝,风雨几十年,而今他年近90,依然带领团队奋斗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还想发挥余热,依托基础,再育新的更好的品种,为我国农业再做一些可行的工作,这就是他心目中的人生路。



最新文章